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76章 猜測成真,宗室搞事情

但是老夫把醜話說在前面,在此期間,膽敢鬨事鬥毆,妨礙施粥的,定斬不饒,望諸位聽從安排。”

袁可立說完,便坐上馬車朝著城外走去,沿途無數的百姓跪下相送。

一碗粥就能讓他們活下去,這算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了。

馬車出了城,逐漸加速,朝著渭南而去。

越往渭南而去,眾人的心越是冰涼。

從孟塬開始,路上的樹還有些樹皮,一天後進入華縣地界後,大樹連皮都沒有了,路上的時不時的可以看見一具屍骨,幾隻禿鷲在盤旋著。

偶爾遇見的一些難民,眼中都是麻木,憑藉著一股信念朝著渭南而去。

又一天後,袁可立等人到了渭南城外,此刻的城外也是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災民,但沒有賑災。

進了渭南城府衙,朝廷派來的人也都到了。

“閣老,您終於到了!”

帶隊的戶部右侍郎曾獻鬆了口氣,袁可立不在,他壓力極大。

“閣老,據我們這幾天調查的情況看,大致確定了範圍,以白水為中心,周邊澄城、蒲城、同州、耀縣、銅川……共計十八個縣受災,共計八十萬百姓受災,

大旱從春天就開始了,到七月份的時候最嚴重,然後爆發了民變,現在糧價高達五兩銀子一石,

朝廷下發的禁令這些縣城的士紳商人不買賬,照樣漲價,特别……”

說到這裡的時候,曾獻壓低了聲音:“特别是秦王府下的一些宗室等都帶頭漲價,他們的糧食一部分是自己存儲的,一部分是從縣城糧倉弄出來的,

大致是以賑災的名義從糧倉調糧,然後直接給難民糧食,然後虛報,例如明明隻發了一萬份,他們謊稱發了五萬份,而且他們讓府裡的人來換著花樣領,

雖然他們做的隱秘,但錦衣衛還是查出來了,

我們估算,糧倉內至少有七成進了他們自家的倉庫。”

說到這裡曾獻停頓了一下,從身後的箱子中取出一冊子遞給了袁可立。

“閣老,按照縣衙的記載,十八個縣的社倉總計十二萬石糧食,等我們抽查的時候,裡面連一粒米都沒有了。”

ps:明朝的糧倉分為五大類,預備倉、水次倉、社倉、濟農倉和王府倉,各個糧倉有不同的功能,面對對象也不一樣,預備倉是各省首府建立,水次倉大多坐落在運河兩岸,社倉和濟農倉基本上各個顯都有,王府倉就是親王家的倉庫。

袁可立聽完,臉色沒什麼變化,卻是長長的歎息了一聲。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前兩天孟塬的事情,他就猜測陝西的大災或許和秦王府有關係,如今果然證實了。

不過宗室比孟塬縣城做的高明一些。

但這也犯了大忌了,宗室人員仕宦永絕,農商莫通,這是成祖之後定的規矩。

平時宗室搞點小動作,各地官吏也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當做沒看見,可現在做這個事情,是閒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好在他已經將猜測和陝西災情的情況上報朝廷了,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想來也就是這兩天朝廷就會知道,再等幾天就會有結果了。

雖然皇帝給了他在陝西的便宜之權,别說是七品縣令了,就算是從二品的巡撫,他都能直接砍了,但是涉及到皇家宗室,他就有些猶豫了。

不是他不敢殺,實在是宗室是個大麻煩,處理不好,皇帝是要揹負罵名的。

他現在隻希望這事和秦王府沒有關係,隻是下面的郡王、鎮國、輔國將軍私自乾的事,否則這麻煩就大了。

廢親王,這可是大事情。

自己要不要去西安府探探口風,好做應對?

袁可立陷入了沉思之中,而這個時候門外有些喧鬨了,曾獻眉頭一皺,不待他出聲訓斥,一道人影衝進了大堂。齊聚文學

“錦衣衛白水軍情急報,袁閣老可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