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659章 品蘇州美食,話蘇州賦稅

他也沒招呼李若漣、曹變蛟等人,招呼了他們也不敢吃坐下來和自己一塊吃飯。

等他吃飽喝足了,看著華燈初上但依舊人來人往的街道,崇禎端著茶杯,喝了一口碧螺春:“你們知道為什麼蘇州府的賦稅是整個大明的一成嗎?”

眾人面面相覷,欲言又止。

李若漣輕聲道:“東家,民間對此有幾種說法,一是蘇州府的人口,

如果魚鱗黃冊沒有問題,整個蘇州府有差不多近五百萬人,人口多自然是賦稅多了;

其次,這江南乃是魚米之鄉,盛產糧食,

其他地方畝產兩石算高的,可這江南之地兩石隻是正常水準,基本都在兩石半到三石,產糧高,賦稅自然也高;

第三,自宋開始,江南之地的官田就居多,當年太祖定都南京後,官田比之前更多,官田重稅,帶動了周邊百姓之田地的賦稅;

最後,則是說當年太祖攻打蘇州,蘇州這邊的富商投靠了張士誠,太祖圍困十個月才打下來,太祖一怒之下,就加了重稅,以示懲戒!

但臣以為,這最後一條乃是明間故意抹黑太祖。”

“這都是表面的現象,不是問題的根本!”

崇禎搖了搖頭,指著窗外川流不息的行人和客商:“知道王世貞嗎?”

“知道,世宗、神宗年間的一位大臣,履曆極為豐富,擔任過山東、浙江、山西、湖廣、廣西等省的佈政使、按察使,因得罪張居正被罷免,

但真正出名的則是他在文學和史學上的成就,尤其是《觚不觚錄》記載著大明的典章製度,極為詳細,

上至部院,下至府縣,官吏多會參考此書,與其他幾人被稱之為嘉靖七子。”

“王世貞曾經評價過蘇州,說蘇州城無論財富之所出(農工商總體)、還是百技淫巧之所湊集(收工業),

或是駔儈張之所倚窟(商業),都堪稱天下第一繁雄郡邑。

你們知道這些代表什麼嗎?”

不待眾人迴應,崇禎繼續道:“代表著數不儘的財富,既然銀子多、賺錢容易,那自然就多叫一些,

加之賦稅可以折銀,這才是太祖加重蘇州府賦稅的主要原因,

朕猜想,當年太祖的想法是重農抑商,藏富於民,

但又不想放棄蘇州的商業稅,有感前朝蘇州的商業發展,又結合人口、田地畝產等,

所以就來了這麼一出,繼能打壓商業發展,又能逼著百姓種地!”

聽皇帝這麼一解釋,眾人恍然大悟。

尤其是李若漣,在場所有人,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整個蘇州之地的情況了。

手工業有紡織、印書、造紙、造船、釀酒、製茶等;

商業上有洞庭商幫、大明會館公所、天下四聚、東南諸省運輸與分散之地;

手工業和商業上,每一個基本都是整個大明發展最繁華的。

大明商稅是三十取一,以蘇州的繁華程度,多了不敢說,一年至少能收取數百萬兩白銀,遼東能支撐這麼多年,就能看出來了。

崇禎也是暗自感慨,朱元璋當年的決策在當時的環境下是正確的,他認識到了當時的局勢,吃飽才是硬道理。

輕視和打壓商業、商業低稅,這是局勢和時代的侷限性。

後世商業稅基本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現在雖然是農業社會,但商業這一塊絕對不能放過。

等開了海禁以後,江南之地產生的賦稅絕對比現在還要高數十倍,必須緊緊的抓住朝廷手中。

“走吧,回府邸,這幾天在蘇州府各地轉轉,等大魚上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