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488章 橫藥和順藥,國家儲備糧

“陛下明鑒!”

孫承宗恭維了一句,不待崇禎繼續問,立刻道:“陛下,解決之道是糧倉!”

“糧倉一事,即便沒有此戰,臣也要找機會向陛下稟報。”

“糧倉自春秋時就已經開始啟用,當時齊國國相的管仲曾說:不務地利,則倉糧不盈,積於不竭之倉,這就說明瞭糧食存儲的重要性,

而後的秦、漢、唐、宋都對糧倉的管理進行了完善,

太祖開國時也下詔令各縣四個方向分别設立一座糧倉,以備荒年賑濟饑民,

正統五年又設立了預備倉,預備倉的來源主要是納糧充吏、納糧授官和納糧免考以及罪囚納贖等籌集方式。

嘉靖八年又設立了設立社倉,但因為當年環境問題,並沒有怎麼運行起來,

臣粗略算過,從太祖到現在大約有六千餘座大小糧倉,近日臣查過戶部和工部的記錄,現存糧倉不足兩千座,

且七成處於空倉,這七成中估計至少五成是年久失修的。

臣是這麼構想的,每縣設置一處容納五千到一萬石的糧倉,每府設置一處能容納五萬到十萬石的糧倉,由專人管理。

平時就是負責賑災、穩定糧價和發放官員俸祿,大戰時就近運送糧食,降低運輸壓力。

同時廢除預備倉,或者說廢除預備倉糧食的來源,減少官場腐敗。

其次,各地繳納稅糧至少要保證糧倉滿倉後,多出部分才能折銀征收。”

說到這裡,孫承宗又看了看崇禎,繼續道:“糧倉重啟,不僅僅是應對大戰,降低運輸壓力和消耗,更是應對災害,

臣讓欽天監查過記載,我大明自太祖開國以來,水災和旱災都在四百五十餘次,雹災、蝗災等合起來也近三百次,

近幾年災害更加頻繁了,更加的冷,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積極做好應對!”

一席話,說的袁可立臉色凝重了起來。

崇禎臉上滿滿的欣慰之色,不愧是名臣,總能想到前面。

“孫愛卿,你辛苦了!”

“陛下,臣這隻是拾人牙慧,您早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臣隻是在陛下的基礎上再行完善一些。”

“哈哈哈……”

崇禎笑的很開心,隨即看著門口的李若漣:“李愛卿,畢自嚴到哪裡了?”

“回陛下,按照路程算,這會兒應該到山海關了,估摸著七八天就能回到北京城。”

“好!”

崇禎點了點頭:“孫愛卿,糧倉之事,等畢自嚴回來接任戶部後,你再和畢自嚴商議,

儘快查清各地糧倉狀況,秋收已經開始了,速度要快!

其他地方來不及,但山東、河南、北直隸、南直隸地區要抓緊,

不一定非得每個縣都設立糧倉,現階段,隻要糧倉能立刻投入使用,就給朕填滿!”

“臣遵旨!”

孫承宗立刻迴應。

交待了幾句後,孫承宗離去和袁可立離去。

東暖閣內,崇禎手指輕輕的敲打著龍案,面色愁色。

從目前各地送回的情報看,他的到來似乎沒有影響到天地的遠轉。

該有的天災依舊還在,陝西延安府、鞏昌府大旱,杭州海嘯等等。

糧食在任何時候都是硬通貨,比銀子都好使,所以孫承宗在提重啟糧倉時,他才那麼痛快的決定,儲糧不僅是為了打仗,更是為了救災。

不過說到後勤調度,除了儲糧外,他還有另外一種解決方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