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450章 盛世修誌,誌載盛世,崇禎的未雨綢繆

切不可給將士們一種隻要獲得獎章,就萬事無憂的錯覺。

袁愛卿、孫愛卿、房愛卿、劉愛卿留下,其它人先去忙吧!”

眾人退去後,武英殿內,隻剩下了袁可立、孫承宗、禮部尚書劉宗周、吏部尚書房壯麗四人。

崇禎揹著手在武英殿內慢慢的踱著步,好一會兒後才看向劉宗周和房壯麗人。

“兩位愛卿,朕在龍井關戰場的時候就講過,戰死的將士會寫入所在地的縣誌之中,而且獲得榮譽獎章的也要寫入縣誌之中,

縣、府、省都有各自的地方誌,負責編撰的人也不重視、編寫不全、更新不及時等現象,

此事吏部和禮部要拿出一個章程來,將這件事情給重視起來,

內容要涉及曆史、地理、風俗、經濟、人物、文教、物產、氣候等,

內容要真實有效、公正客觀、更要通俗易懂。

每次更新都要送到上一級官府中存檔,縣裡送到府和省,府裡送到省和北京,

縣裡統一組織縣學抄寫,讀書人必須人手一本,兩位愛卿可明白!”

“臣明白!”

不止劉宗周和房壯麗心頭一震,連孫承宗和袁可立也是臉色嚴肅了起來。

盛世修誌,誌載盛世。

修誌問道、直筆著史。

大明在皇帝的努力下才剛剛復甦,皇帝就已經開始著手推動修誌了,已經表明瞭皇帝要做一個盛世明君,可見皇帝的遠慮。

兩人明白皇帝的意思,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在考滿、外察中將這一項任務加進去就行。

“陛下聖明,縣誌如果齊全了,以後縣裡官員輪換,通讀縣誌就能迅速瞭解縣裡的風土人情、經濟文化、宗教信仰等等,如此就能迅速的掌控縣城。”

“袁閣老所言甚是,如果再用點心,從十數年的縣誌記載總結出規律,做出有利於百姓的決策,

而不是現在的拍屁股做決定,沒有絲毫參考依據。”

聽著袁可立和孫承宗的話,崇禎點了點頭,但又輕微的搖了搖頭。

他們兩人說的隻是一個方面,他還有更大的圖謀。

其一、地方誌這種東西是重要的曆史文獻,勵俗維風、信今傳後,綿延千載,貴在史識,重在致用。

以後開辦了學校,百姓就能通過縣誌瞭解縣裡的基本情況,而不是百姓代代口口相傳的、偏了八百裡的東西。

書契有五善:達道義,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勳,而後旌賢能。

其二、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後世别說對唐宋元明曆史真相的瞭解,連清朝的曆史都是模糊的。

都說明史是一部清朝編寫的小說,看明史還不如看野史,

但即便如此,因為找不到曆史記載的書去反駁,那即便知道明史造假了,也隻能在史料上當真了。

這就跟古董一樣,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特點,你非要拿出一個不具備那個朝代特點的東西,

又沒有史料記載,然後又說這就是那個朝代的古董,這不是耍流氓嗎?

他要做的是就是廣撒網,即便幾百年後大明滅亡了,

新的勝利者清理大明的史書,抹除大明的記載,但總不能將所有的地方誌都給清理了吧。

隻要存在,那就是有參考作用。

他要給後世留下真實的曆史記載,傳承優秀文化、延續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

這就是所謂的:不蒸饅頭爭口氣。

當然這些打算,他是沒辦法和袁可立等人去明說的。

定了定心神後,崇禎看向袁可立和孫承宗:“袁愛卿,孫愛卿,你們怎麼看大明一統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