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156章 講武堂的規劃,秦良玉懟人

孫承宗略一思索,沉聲道:“陛下,軍校從字面理解是不是就是培養軍士的學院?”

“是!也不是!”

崇禎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

“朕問你們,裁撤和並衛所後,那些依附衛所的衛學怎麼辦?”

“衛學?”

孫承宗愣住了,其餘眾人也都錯愕了。

剛剛商討整頓兵政,合併衛所,竟然把依附衛所的衛學給忽略了。

所謂的衛學就是各地衛所承辦的學院,既然是衛所所辦,那自然隻是教導衛所子弟的學院了,例如武官與軍士子弟入學接受教育

太祖辦衛學的初衷是讓武將能‘識道理,收斂暴戾之氣,而識忠君之體’,

想法是好,但最後走偏了,教授禮、射、書、數4科。

還是以儒學為主,軍事知識倒成了輔助。

“朕所說的軍校……算了,改成講武堂吧,聽著順耳一些。

講武堂下設巡英司,專職從全國各地尋找天賦好的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進入講武堂接受軍事教育,

目的是培養指揮型將領,主要學習兵法、策問、地理、算學等,輔學禮、武等課程。

學習時間初步定為六年,考覈合格過後進入衛所擔任小旗,三個月考覈一次,合格則晉升上一級。”

眾人對視一樣,解釋看出心中的驚訝之色。

也能明白崇禎的想法,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孩子進入演武堂開始,就接受係統的軍事教學,灌輸忠君愛國思想,

以後進入軍中,這批人叛變的可能性極小,而且都聽命皇權,甚至是皇帝。

當這批人在現在的武官選拔體係中占據相當的一部分後,皇帝就再也不用擔心軍隊叛變的事情了。

講武堂培養出來的人可能不如軍中野蠻成長的將領靈活多變,但勝在能批量出來。

而且所學比較係統,稍加磨鍊,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指揮型武官,能不能成長為高級將領,成為指揮使,甚至總兵,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了。

“講武堂,朕是這麼打算的,諸位怎麼看?”

面對崇禎的反問,眾人有些沉默。

徹底掌控兵權,這對文官來說算是一種‘威脅’,可這種事情,他們卻沒有絲毫反對的理由。齊聚文學

禮部尚書劉宗周沉聲道:“陛下,臣認為此事或許不妥,已經有武科了,還有基層選拔、世襲、文官蒙蔭四種方式了,再增加講武堂意義不大。”

不待崇禎迴應,忠貞侯秦良玉出聲了:“劉大人,本侯覺得你說的有些問題。”

“你們文官的培養方式中,官方的有縣學,還有國子監以及翰林院,

民間還有東林書院這種民辦的書院培養,我們武官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培養體係呢?”

“忠貞侯,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們培養方式雖然多,但隻有科舉一條路走,

而武官有四條路,再加上演武堂就有五條路了。”

秦良玉聽這話瞬間就站了起來:“五條路很多嗎?你自己看看有幾條路是為平民百姓準備的?

武科需要練武和兵法、策問,你覺得普通百姓有幾家能練武還是能搞得定兵法?

武將世襲是他們祖先拿命拚來的,本侯認了。

那文官蒙蔭是什麼意思?

普通百姓最後也隻能進入軍武,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拿命奔個前程,

現在多一條給百姓的路有什麼不好?

你要是覺得多了,你可以向陛下奏請,將文官蒙蔭給取消了。”

劉宗周被秦良玉一番話給懟的鬍子亂顫:“你、你……你在質疑太祖的決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