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125章 武舉改革,將材武科

崇禎就這麼隨口一問,哪知孫傳庭卻是立刻出班了。

“陛下,您可聽說過「將材武科」?”

“將材武科?”

崇禎輕聲重複了一句,隨後搖了搖頭。

群臣眉頭輕皺,面帶思索之色,部分似乎想起了什麼,眼中滿是驚訝之色。

看著群臣的表情,崇禎就猜到這個「將材武科」可能在曆史上出現過,而且很有名,但他的確沒有絲毫的印象。

“孫愛卿,你詳細說說!”

“陛下,將材武科是萬曆末年有大臣提出對武科的改革,意在重視武科,疏通武舉仕途停滯之弊端,將考試內容分為了三場,

初場考武藝,科目為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

二場考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

三場考兵法、天文、地理等;”

聽著孫傳庭的迴應,崇禎眼中滿是驚訝之色。

他雖然不知道這三場考試的考覈標準是什麼,但這三場考試確實很全面了。

很少有人精通這三場考試,有人精通其中一項,也有兩項的,但就看怎麼用了。

初場武藝高強之人可放進基層帶兵,一位武藝高強的人對基層是一種鼓舞,屬於實乾型人才。

二場的地雷、火藥都是技術性的活,如果精通可以放入火器營中,屬於技術人才。

三場的兵法、地理等,可以帶兵,也可以做個副手,出謀劃策等等,屬於指揮型人才。

如此有前瞻性的建議,朝廷竟然沒有重視,當真是可惜了。

從另一角度來看,皇帝是真的不重視武舉。

“陛下,武舉的考覈方式可以這麼做,但武舉三甲錄取武進士人數以及授予的官職還沒有定下來,這些也需要確定下來,”

崇禎聽完面帶思索之色。

大明至今兩百多年,每場文科差不多錄取兩百到三百人,這是因為用人的地方多,但武舉肯定不能錄取這麼多。

一來參加的人數不是太多,二來是錄取多了,空缺少,待推的又多了,弊端還是革除不掉。

現在有兩百八十萬軍隊,按照他的設想,以後軍人走職業化路線。

不再有軍戶、軍屯了,軍人就是軍人,負責打仗,百姓就好好種地,各不相乾。

現在的這種戰時為軍,和時為民,簡直就是有些不倫不類。

看似沒有消耗百姓和朝廷的糧食,實際上軍田都被各級將領給私吞了。

等平了建奴後,大明王朝的軍隊除了鎮守九邊的軍隊,以及禁軍和京營外,兩京十三省,每省各有三到五萬軍隊就足夠了。

算下來,大明職業總軍數控製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萬是最好的,再弄30萬的預備役就足夠了。

如果各省是五萬人,就是十個衛所,指揮使、指揮同知在三十人左右,兩京十三省合計需要四百五十人,千戶更是七百五十人。

……

崇禎慢慢的算著賬,群臣也看著沉思的崇禎,武舉錄取人數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利益。

好一會兒後崇禎才出聲,群臣精神一震。

“自此以後,武舉每科錄取科人數為八十八人,設一甲三名、二甲十七人名、三甲六十八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