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121章 曹化淳面聖,辦報紙的真實目的

“李若漣,一會兒你將大明日報的事情轉交給東廠,以後大明日報就由東廠負責!”

“曹化淳,大明日報的事情一會兒李若漣會給你講,朕的要求隻有一點,

要在未來的一年內,遍佈大明兩京十三省的140座府和193州,兩年內大明的1138縣也全部都要有。”

“奴婢明白!”

曹化淳應聲後,臉色遲疑了一下:“皇爺,以奴婢的理解,大明日報和官府的邸報差不多,但應該是每天發行的,

可以現在的交通,北京和周邊州縣倒也好說,可更遠的地方沒法一天到達,即便是六百裡加急都做不到。”

“北京城初一發,其他地方就十五發,北京城初二發,其他地方就十六發,循環下去就行了,等以後驛站調整好了,再縮短間隔時間。”

反正這個時代的資訊傳遞很慢,有時候北京城發生的事情,可能要在兩三個月之後才會傳到南京,半年才能傳到廣東、雲南那邊。

他之所以在這種交通不便利的情況下做日報,而不是週報、半月報、月報,

除了控製輿論、賺錢之外,更重的是打破現有的封閉思維。

封建的社會,百姓們過著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生活。

很多百姓可能窮其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縣城,對縣城之外的州府一無所知,更别提其他省份了。

秦人視越人之肥的封閉式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心理狀態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就比如賦稅,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賦,凡官田畝稅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減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沒官田一鬥二升。

有些偏僻的地方,當地官紳勾結,層層加稅,百姓一畝要交五升、十升,

因為百姓們不知道朝廷最初的稅率是多少,全憑當地官吏一句話。

但如果有報紙,朝廷最新的訊息都能通過東廠控製的大明日報傳出去,百姓就能分辨出來了。

他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個自然環境和固有思維的封鎖。

可能很多百姓不識字,但這就跟去茶樓聽說書一樣,聽的次數多了,即便不認識也能說個大概。

甚至就能通過别人解說就能慢慢認識一些字。

一本普通書要一百文銅錢,百姓買不起,但一份報紙三文錢,最多十文錢總能買的起吧,日積月累就能慢慢開啟民智。

當然了,這些是需要在百姓們吃飽穿暖的前提下,否則今天吃完還想著明天吃啥的情況下,誰有時間看這個東西。

人人如君子、人人如龍,想要實現這個理想,讀書識字明理是基礎。

“奴婢明白!”

“你先去東廠看看吧!”

“奴婢告退!”

曹化淳慢慢的朝著東暖閣外退去,隻是他走到門口的時候,崇禎的聲音再次傳來。

“曹化淳,東廠進門擺放的是嶽飛的畫像吧?”

曹化淳立刻給了迴應,等待著崇禎的下一步指示,然而崇禎隻是讓他離去,並沒有多說什麼。

但眾人是何等的心思,瞬間就領會了崇禎的意思。

東廠設置之初掛嶽飛的像,就是提醒東廠辦案毋枉毋縱,同時嶽飛是儘忠報國的典範,這就是提醒東廠了。齊聚文學

曹化淳沒有說話,而是跪在暖閣門口伏拜了下去,隨後起身離去。

待曹化淳離去後,崇禎看著李若漣。

“李愛卿,朕有件事情交給你,你挑選絕對的心腹去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