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都市 > 全文章節斬儘奸臣後,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114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學探討

說完直接在宣紙上畫了一個紅夷大炮的圖形,然後又在遠處畫了幾個小圓點,又用直線和曲線將炮口和原點連了起來。

眾人看的一臉懵逼,崇禎卻是心中極為震撼,比剛剛畢懋康說的燧發槍的創意還要震驚。

别人看不懂,他卻是看明白了孫元化要表達的意思。

“陛下,臣試射過很多次,臣發現射程與射角,全用其直勢,亦用其曲勢,曲勢過半,不能殺人矣。”

大致意思就說,炮彈在空中飛行,既要向前飛,也要向下墜,合成了一條曲線軌跡。

過曲線頂點後,速度減慢,動能減小,殺傷力削弱,最後速度為零,殺傷力消失。

這簡直是和伽利略對拋物線的論述如出一轍了,這才是崇禎震撼的地方。

要知道這才17世紀初,還算封建的農業社會。

“陛下,這就是射程和威力的問題,但這兩個問題又受到諸多因素的製約,

射程和填充在炮管中的火藥多少、壓實程度有關係,放多了就會炸膛,放少了和壓鬆了射程近,

解決方法就是增加炮管和練鐵的工藝水平,或者增加炮管厚度,或者彈重、裝藥量與火炮口徑成一定比例的設計。”

“再說說威力的問題,紅夷大炮是實心彈,臣等也在思考是不是能換成小號的萬人敵,或者裝滿火藥的彈矢,

或者改良火藥,同等重量的火藥發揮出的威力不一樣,

這些都是臣等的思考,可惜沒有銀子和人手,臣等也隻能空想而已。”

“好、好、好……孫愛卿,你真是讓朕驚喜,讓朕開了眼界,讓你們回來算是回來對了,有你們在,大明的火器畢竟屹立世界之巔。”

崇禎毫不吝惜的誇讚著,雖然這玩意在後世很好解決,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超越了時代性的想法了。

“不過,朕對火炮也有三點想法,你看看有沒有道理。”

孫元化一拱手:“請陛下示下!”

“第一,現在火炮的炮管是泥膜做的,泥巴本身是不光滑的,倒入鐵水冷卻後,整個鑄件表面就會特别粗糙,極大影響發射的精確度和質量,而且還是一次性的,

既然如此我們能不能找一個新的物質做模型,能夠反覆利用,例如鐵模、銅模等等,這樣不就能大量製作炮管了嗎?”

“第二,火藥,你剛剛說了改良火藥配方,在這基礎之上,將火藥用的硝、硫、碳研磨的再細一些,混合的會更好一些!

在秘密的環境中,燃燒的越快,產生衝擊力越大,是不是可以增加射程?”

“第三,現在的火銃和火炮的火藥,因為種種原因都是在現場臨時攪拌的,耽誤時間不說,遇到陰雨天氣受潮了就沒法用了,

朕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做好的火藥搞成顆粒狀,這樣在運輸的過程就不會讓硝、硫、碳分離了,也免得再次攪,不知可不可行?”

這就是後世提出的想要火藥威力大就要讓火藥顆粒化,明末雖然有這個意識,但做的不夠徹底,讓火藥顆粒化的黏合物差了點。

其次就是鐵模鑄炮,這是兩百多年後龔振麟在他的他的《鐵模圖說》中記載的。

有些時候,有的想法不是他們想不到,而是被時代和侷限性束縛,不敢去想。

徐光啟和孫元化兩人隻是稍微一思索便立刻露出了震驚和佩服之色。

“陛下大才,三種想法細想是可行的,但具體能做到什麼程度、能否成功我們需要大量的試驗才能得知。”

眾臣也滿是錯愕,他們這段時間經曆了太多,總以為能看清楚這位新帝,誰知越接觸越看不懂。

練兵、商業這些都不說了,現在連火器都懂,還能提出讓大明火器研究最強的幾個人受益。

錯愕的同時,他們也都很開心,有如此大才的皇帝,再由他們這些人輔助,重振大明指日可待。

到時候,他們也都能名垂千古。

看著震驚的群臣,崇禎不動聲色,心中卻暗爽,小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若是還鎮不住你們,以後還怎麼玩?

砰!

就在眾人驚喜時,突然一道聲音在東暖閣內響起,將眾人嚇了一跳。

眾人循聲望去,竟然是剛剛沉寂的畢懋康,此刻的狀若瘋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