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玄幻 > 大明,我成了上吊的崇禎 > 第414章 假鈔?貧道有辦法啊!

雲逍答道:“這個簡單,發行銀券之初,將銀券與白銀綁定,銀行儲備有多少銀子,就發行多少銀券。白銀和銀券,隨時可以兌換,方便自由。”

沒辦法,老朱一個寶鈔,把大明的金融和國家信譽全都給毀了。

現在隻能給他擦屁股,一點一點地重新建立起來。

等紙幣在民間建立起足夠的信譽,逐步用紙幣取代金、銀、銅。

那時候隻需要掌握一定數量的黃金或者是白銀,當做壓艙石,就無需一比一的比例去儲備了。

張國維鬆了一口氣。

要是跟成祖那樣無節製的印鈔,無異於強盜一樣掠奪百姓。

如果真是那樣,銀行的作用再大再多,也沒有辦的必要。

有相應的儲備銀,隨時可以兌換,這就有了足夠的保證。

範景文接著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據我所知,前宋的交子,不僅設計複雜而又講究的圖案,當中還留有暗記,並且還需要親筆押字,讓他人難以偽造。”

“交子,面對的是大宗交易的商賈,因此他們很容易就能辨别真偽,無從偽造。”

“而銀行發行的銀券,面對的是天下百姓,大多數百姓連字都不識,又如何能辨别真偽?”

“一旦假鈔氾濫,不光苦了百姓,銀行最終也難以開辦下去。”

範景文提出的這個問題,可不是杞人憂天。

從秦朝的半兩錢開始,假幣的問題就從來沒有斷絕過。

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曾一次赦免十幾萬名製造假幣的犯人,可見假幣這一行猖獗到什麼地步。

不光是銅錢。

北宋的交子、元朝的交鈔以及大明的寶鈔都有相應的假幣。

為了防偽,這些紙幣都采用專門的紙張、印鑒,以及複雜的圖文設計。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製假者依舊大行其道。

大明洪武時期,江蘇句容有一個名叫楊饅頭的人。

這是個猛人,他組織造假團夥,讓銀匠負責製版,然後在生產紙馬的人家進行印刷。

用這種方法偽造出的大明寶鈔,可以以假亂真。

到如今,由於銅錢鑄量不足,寶鈔徹底崩潰,白銀逐漸成為通用貨幣。

以為這樣就沒假幣了?

那你就大錯而特錯了!

銀子成了主要流通貨幣,隨之而來的就是“偽銀”橫行。

偽銀種類之多,造假手段之高超,令人眼花繚,歎爲觀止……這種造假的手段,從古至今都有,可不是後世的專利,不得不說九州人的智慧。

利用偽銀購買商品或實行詐騙的案件,在明清時期屢屢發生。

以至市面上出現了不少教人分辨白銀成色、識别偽銀的專著,如馮琢珩的《辨銀譜》、寧壽堂的《銀譜》等。

連銀子都能作假,甚至是《清明上河圖》都能偽造出讓名家打眼的贗品,況且是紙做的銀券?

防偽手段不到位,光是造假就能把銀行給造垮。

如今的防偽手段倒是不少,然而要是把銀券搞的太複雜,老百姓根本就沒辦法辨别,又如何能夠在民間流通?

這是根本無法克服的大難題。

“這個……倒也簡單。”

雲逍笑了笑,智珠在握,胸有成竹。

不好意思,又該貧道裝……人前顯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